网站首页   各类比赛   正文

各类比赛

    关于举办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2024-12-13浏览:

    各学院团总支: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同时积极备战2025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决定举办202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参赛对象

    202561日以前在校正式注册的高职生。

    三、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四、赛道安排

    本次竞赛分为主赛道和专项赛道。主赛道可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3类作品参赛。此外还设置揭榜挂帅”“红色专项”“黑科技等专项赛道。

    (一)主赛道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类别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方面。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每件作品只能选择以上1个组别参赛。

    3.科技发明制作。科技发明制作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专项赛道

    1.“揭榜挂帅专项赛。聚焦科技发展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现实问题,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发榜命题,学生团队揭榜答题。

    2.红色专项赛。通过社会实践接受红色教育,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精神伟力;支持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感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或视频图片等实践成果。

    3.黑科技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前沿领域、高精尖行业,或者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对现有科技成果具有一定颠覆性、超越性的,让人感觉出人意料、震撼震惊的,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或应用前景)的实物或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

    本次竞赛将根据后期省赛竞赛通知和要求做相应调整,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五、参赛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在20254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两类。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3.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竞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六、参赛形式

    1.提交论文、报告或作品实物,填写《申报书》(附件1);

    2.PPT形式阐述作品;

    3.评委听取介绍,选手现场答辩。

    七、赛事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202412月)

    各学院要在全院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组织各专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围绕选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动员、指导有实力或有潜力的同学认真选题,积极参赛。各参赛选手应充分利用寒假制作(撰写)作品,根据作品提交规范要求(附件3)填写《作品申报书》(附件1),做好参赛准备。

    2.学院初赛阶段(20252月)

    由各学院自行组织进行作品遴选,遴选推荐不少于2件作品,于2025228日前将参赛作品电子版(附件12)和纸质版等有关材料报送校团委。

    3.校级复赛决赛阶段(20253月)

    校团委邀请专家对各学院上报的作品进行复审,遴选其中有较高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作品。采用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遴选出推荐参加省赛的作品。

    4.作品完善及省赛备赛(20254月)

    自作品申报开始,各团队要密切联系指导教师,持续不断完善作品。校团委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指导完善,择优推荐作品参加全省挑战杯竞赛主赛道,并根据上级工作安排,协调组织专项赛道作品的报送。

    八、奖项设置

    视参赛作品数量评选校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择优遴选作品推荐参加省赛。

    九、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工作小组,精心组织作品撰写(制作)和选拔工作,重点从选题等源头性环节重点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和层次,尤其要选派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

    2.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各学院要密切配合,发掘和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要为参赛学生做好服务,多方面创造条件。

    3.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结合实际,要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积极运用新媒体矩阵,对竞赛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4.参赛作品应有较高立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参赛作品应为参赛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特此通知。 

     

    共青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41213

     

    返回原图
    /